首页 美食名人

胡适的饮食生活:一生嗜茶成癖,最爱徽菜一品锅,对鲁菜情有独钟

作者: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
2023-11-22 13:26:40

说到民国的时期的文人和美食家,胡适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,他的一篇《文学改良刍议》,拉开了新文化改良运动的序幕,也让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,胡适一生信仰自由主义、实验主义,在文学和哲学方面颇有成就,不过今天不是说他的思想文化方面,而是饮食生活,毕竟饮食是可以表达一个了的性情的。

晚年的胡适

一生最爱徽菜一品锅

胡适是是安徽绩溪人,而绩溪又被称为“徽厨之乡”,因此胡适一生虽然支持全面西化,但在饮食方面对故乡的徽菜情有独钟,他的妻子江冬秀最拿手的就是一手徽菜,其中胡适比较常吃的有毛豆腐、炒豆渣、臭鳜鱼,而在诸多的徽菜中,胡适一生最喜欢的莫过于一品锅了,所谓的一品锅其实就是火锅中铺设各种食材,然后以文火慢炖即可。

一品锅

其实吃法和今天的火锅颇有类似,但是需要在锅底铺上一层干笋子,然后以此在上面铺上肉、白豆腐或者油炸豆腐、肉圆或者蛋饺、粉丝、菠菜或者金针菜,然后在锅中加入调料和适量的水即可,当然一品锅在各地也有不同的做法,一般只有三四层,但家境殷实的会有七层或者九层,而且都是一层荤菜挨着一层蔬菜,吃的时候就是一口荤菜加一口素菜。

一品锅是当地婚丧嫁娶的重要菜

虽然胡适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漂泊,口味也随着住的地方有所改变,但小时候常吃的一品锅却在他心里挥之不去,家乡菜在他的生命里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,后来胡适在外的时候,只要有同乡请他吃饭,他就指定要吃一品锅,甚至好友上门拜访的时候,他也会用一品锅请他们品尝,包括北大校长蔡元培、梁实秋、老师杜威以及其他客人。

胡适与老师杜威

在北大生活的日子

1917年,27岁的胡适从国外回国受聘前往北大任教,期间饭局较为频繁,也是去为数不多在鲁迅家里吃饭的客人之一,同时他也是北大附近的小餐馆的常客,比如马神庙、汉华园、沙滩等几处小饭馆,在这里的饭馆,他最爱吃的有熘肝尖、炒腰花、干炸小丸子、酸辣汤、炒豆腐脑,炒鸭肠,葱爆鸭心,翡翠羹等家常菜,高兴的时候还会喝上二两老白干。

炒豆腐脑

当然他也会去北平当时诸多的名菜馆,比如春华楼、广和居、北京饭店、东兴楼、明湖春等等,其中去的最多的就是东兴楼,而且是他宴请客人最多的地方。

油爆虾仁

在东兴楼里,胡适特别喜欢的菜就是鲁菜的油爆虾仁酱爆鸡丁

在明湖春里,他必点的两道菜就是面包鸭肝奶汤蒲菜

当然这些都是鲁菜,为什么胡适一个安徽人喜欢鲁菜呢?大概是民国时期的鲁菜不断推出新的菜品,吸引了胡适,而且安徽被六省环抱,注定了徽菜具有融合性,相对于其他菜系,鲁菜和徽菜差别要小一点。

胡适与妻子江冬秀

虽然胡适在北大一个月有两百八十元的月薪,但开销也大,有时候还连续几个月领不到薪水,加上还要买书,以至于经常有书店的伙计就经常上门讨债,不得以胡适经常向朋友借钱。

嗜茶成癖

除了美食之外,胡适一生对茶特别喜欢,他的祖上就是经营茶叶的,祖父曾经在上海开设“茂春”字号的茶铺,而且安徽出好茶,比如十大名茶中就有安徽的黄山毛峰、祁门红茶和六安瓜片三种,不过胡适一生最爱喝的茶叶莫过于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以及祁门红茶,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就要求母亲寄点毛峰茶叶来,从二三斤到百斤都有。

胡适

胡适喝茶都是在房间放个小炉子,想要喝茶的时候就用酒精灯烹茶饮之,如果有朋友来拜访,也会和朋友一同分享好茶,而且胡适坚信茶可以解酒,可以消食,每次吃多了或者喝多了都会泡上一壶茶化解一下。

胡适与梁实秋

晚年的饮食生活

晚年胡适患上了心脏病,医生劝他不吃肉、少吃油、多吃鱼,但胡适却依旧爱吃肉,尤其是红烧肉里的肥肉,对于海鱼则不太喜欢,因此厨师只能去买河鱼,然后养在水池里,每天都吃上一条,当然一般都是晚上吃。

青年时期的胡适与妻子

晚年在台北的日子里,胡适一般早上八点多就起来了,不过会在洗手间里待上很久,主要他在洗手间里放上一两本书,他会看上一会,每天还会吟一首诗,吟完之后常进一步考证,然后吃早饭。

早饭:一杯橘子水,主食是烤面包,两碟咸菜就稀饭;

午饭:一般四盘菜,比如如豆腐、肉丝炒青菜;

晚餐:一条鱼以及四盘菜,如果朋友来会加一盘炒鸡蛋;

胡适一生虽然主张西化,但是吃的方面确实地道的徽州化,虽然偶尔吃西餐,但大部分时间吃的其实都是家乡菜,而他的妻子江冬秀虽然是旧式包办婚姻,但一生非常恩爱,烧的一手好徽菜,抓住了胡适的心,与此同时,胡适也是出了名的怕老婆,还专门收集全世界怕老婆的故事,居然发现只有日本、俄国和德国没有,可以说也是一件奇事。

躺床上看书

向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