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瓜的品种大全——分类及主要栽培品种介绍
西葫芦按植株性状分三个类型。
(1)矮生类型
该类型品种一般早熟,蔓长0.3~0.5米,节间很短。第一雌花着生于第三节至第八节,以后每节或隔1~2节出现雌花,是目前生产上主要应用的类型,下面介绍几个该类型的主要品种。

1)早青一代。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一-代杂交种。结瓜性能好,瓜码密,早熟。播后45天可采收嫩瓜,一般第五 节开始结瓜,单瓜重1~1.5千克。瓜长圆筒形,嫩瓜皮浅绿色,老瓜黄绿色。叶柄和茎蔓均短,蔓长30~ 40厘米,适于密植。较适于保护地栽培。每667米2产量4000千克以上。
2)黑美丽。由荷兰引进的早熟品种。在低温弱光条件下植株生长势较强,植株开展度70~ 80厘米,主蔓第五节至第七节结瓜,以后基本每节有瓜,坐瓜后生长迅速,宜采收嫩瓜,平均嫩瓜重200克左右。瓜皮墨绿色,呈长棒状,上下粗细一致,品质好,丰产性强。单瓜重1.5~2千克。适于冬春季保护地栽培和春季露地早熟栽培。每667米2产量4 000千克左右。

3)灰采尼。从美国引进的杂交种。叶片性状近似阿尔及利亚西葫芦,掌状叶片缺裂稍浅,植株生长势较旺,抗病性较强,果实性状、颜色也与阿尔及利亚西葫芦相似,果实生长快而不易化瓜。
4)绿皮西葫芦。江西省地方品种。植株蔓长3米,粗2.2厘米。叶心脏形,深绿色,叶缘有不规则锯齿。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第四节至第六节,瓜长椭圆形,表皮光滑,绿白色,有6条棱。一般单瓜重2~3千克,嫩瓜质脆、味淡,生长期100天左右,每667米产量2 000千克以上。
5)阿太。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一代杂交种。叶色深绿,叶面有稀疏白斑。矮生,蔓长33~-50厘米,节间短,第一雌花着生于第五节至第六节,以后节节有雌花,采收期集中。嫩瓜深绿色,有光泽,老熟瓜呈黑绿色。每667米产量5 000千克。

6)青丰。山东兖州蔬菜育种研究所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同育成的杂种一代。早熟、抗病、长势强,植株健壮。第一雌花节位5~6节,雌花节位性强,瓜条顺直较长,有10个浅棱,发育速度快,果皮绿色网纹状,耐低温、耐贮运,肉质细腻较脆,口味好,种腔小,可食部为86.67%。单株结瓜8~10个,瓜长28~30厘米,瓜横径7.0~7.5厘米,平均单瓜重0.65千克,每667米2-产量6500千克。适于棚室栽培。

(2)半蔓性类型该类型
品种蔓长0.5~1.5米,主蔓8~10节着生第一.雌花,中熟,但目前极少栽培该类型品种。主蔓在第十节以后开始出现雌花。耐寒力弱,耐热性强。主要品种有:

1)长西葫芦(又名苯西葫芦)。北京地方品种。蔓长2.5~3.0米,果实圆筒形,皮墨绿、乳白及花色,长34~ 38厘米,横径16~19厘米,单果重2千克左右。
2)扯秧西葫芦。甘肃地方品种。蔓长4米左右,果实圆筒形,果面有棱,皮白色,间有深绿色花纹。生长势旺,晚熟,产量高。

3)长蔓西葫芦。河北省地方品种。植株匍匐生长,茎蔓2.5米左右,分枝性中等。叶为三角形,浅裂,绿色,叶背多茸毛。主蔓第九节以后开始结瓜,单株结瓜2~3个。瓜为圆筒形,中部稍细。瓜皮白色,表面微显棱,单瓜重1.5千克左右,果肉厚,细嫩味甜,品质佳。中熟,耐热,不耐早,抗病性强。每667平方米产量3 000~4000千克。
